左更: 2021年1-10月中国钢铁及原料市场回顾与后市展望
来源:找钢指数
2021年11月22日 11:00
专栏:市场评述
来源:冶金财会
国庆节后,受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能源行业的宏观调控的影响,以钢材为代表的整体黑色系商品价格全线下挫。根据中钢协钢材价格指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全国五大类钢材品种价格平均下降1106元/吨。
其中,线材(6.5MM)、螺纹钢(HRB400E20MM)领跌,价格平均下降1300元/吨以上,而钢坯价格也受迫下降1130元/吨。
据不完全调查,由于钢价陡降,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绝大部分钢材经销商已陷入全面亏损,部分企业在此轮下行行情中已基本将前期盈利“归零”。
图1:2021年9月17日至11月16日中国五大类钢材品种及钢坯价格走势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五矿经研院
钢铁及原料市场回顾
一、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态势上看,前10个月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2021年前10个月,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运行的态势。从农业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1.3万亿斤以上。工业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月累计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3%。
1-10月,全国累计生产钢材112235万吨,同比增加2.8%,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376万吨,同比增长7.0%,汽车2091.7万辆,同比增长7.1%,原煤329716万吨,同比增长4.0%,原油16619万吨,同比增长2.5%,天然气168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9.4%,发电量67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其中,火电量47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占今年1-10月我国总发电量的71%左右。2021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交易货值116375亿元,同比增加18.5%。
今年1-9月,全国实现GDP总值(初查)823131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9.8%。同期,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441亿元,同比增长44.7%,两年平均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6%,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
二、从行业整体发展看,金属矿业行业依旧有力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1-9月,全国金属矿业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行业累计营业收入129474.2亿元,录得利润7054.4亿元,行业利润率5.4%,利润同比增长140.20%。其中,金属采矿业同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金属加工及压延行业。
图2:2021年1-9月中国金属矿业各子行业累计利润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五矿经研院
三、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行业利润仍保持自2010年以来新高记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计算,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钢铁行业粗钢吨钢利润大幅上涨至455元,为2010年以来11年的最高值,甚至超过了2018年438元/吨的水平。吨钢利润的高位说明在原料端价格下跌的情况下,钢厂整体收益尚可。
目前,整体产业链被挤压的主要是,作为钢铁行业“蓄水池”作用的钢材贸易商利润,但这一现象也会逼迫钢厂利润“回吐”,极易形成社会库存减轻而倒逼钢厂胀库的恶性传导。从这一点上分析,目前的钢价仍存在一定下行空间,直至钢厂利润大幅下降而主动减产。
图3:2010年-2021年(截至9月底)中国粗钢吨钢利润变化情况 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五矿经研院
而从2016年以来的螺纹钢与钢坯之间的价差变化也可以看出,目前螺纹钢与钢坯之间的价差已成相对收敛状态,螺纹钢利润被压缩,单一钢材轧制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也说明一旦钢材价格再度下行,行业整体利润将被大幅压减的可能。
图4:2021年9月17日-2021年11月16日中国国内市场螺纹钢(HRB400E 20MM)与钢坯(Q235)价差变化情况 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五矿经研院
从我国五大类钢材,自2016年1月起的长期价格走势上看,虽然10月以来钢材价格陡降,但目前仍处于长期以来相对较高的位置,因此对本轮钢材价格的下行不必持太多的悲观情绪。
图5:2016年1月-2021年(截至11月16日)中国国内市场五大类钢材与钢坯(Q235)价格走势情况 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五矿经研院
四、钢材下游行业需求绝对量依然存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1-10月,我国共生产生铁7.34亿吨,粗钢8.77亿吨。按10月产量不变数字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生铁产量或略低于8.6亿吨而粗钢产量也将停留在10.2亿吨左右。
同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1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184.3万吨,出口钢材5751.8万吨,累计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3750万吨,由此推测2021年全年中国累计出口粗钢4500万吨左右,核算的2021年全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约9.8亿吨左右,与2020年基本持平。这一数字充分说明我国钢材下游行业的消费依然保持绝对量的高位。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4934亿元,同比增长7.2%,虽然增速回落但依然略高于2020年7.0%的全年增速。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428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66736万平方米,下降7.7%。这一数字说明作为钢材消费的第一大户,房地产存量消费仍有增长而在国家房屋“只住不炒”的政策要求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增量速度将逐渐趋缓,但并非“硬着陆”,因此对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上看,不存在突然骤降的可能。
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45823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8%,高于2020年2.9%的全年水平。其中,金属制品、通用、专用、电子、铁路、航天等设备行业的投资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而汽车行业则在1-10月交出了累计7.3%的工业增加值和2091.7万辆(同比增长7.1%)的满意答卷。这些数据也充分说明基建、汽车行业的需求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房地产行业未来需求下降的腾挪空间。
综上分析,我国钢材下游的消费量依然保持了绝对高数量的规模,展示了未来对钢材价格较大的托底功能,因此,我国钢材下游消费的绝对数量仍在,不必对于本轮钢材价格的下跌持过于悲观的态度。
五、从趋势上看,短期内钢价上行乏力,但下行依旧存在一定的空间
本轮下行的价格可以理解为今年以来钢价快速上行积累的风险的有效释放,从趋势上看,短期内钢价上行乏力,但下行依旧存在一定的空间
2020年3月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各国纷纷采取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应对疫情对经济的袭扰。一时间,市场放水资金涌动,推高工业原料价格不断上行,而中国率先摆脱疫情困扰后,经济迅速向上恢复,更加吸引了市场资本的关注。钢材价格也因此走出上行走势的整体逻辑在情理之中。
根据中钢协钢材价格指数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间,中国钢材价格触及阶段高位,五大类钢材价格较2020年3月间的阶段低值平均上涨了85%,钢坯价格更是上行了近100%。之后在国家多次“稳供应、稳物价”的要求下,钢价震荡回落至今。即便按最新价格计算,我国五大类钢材价格依旧较2020年3月间的低值区间平均上涨43%。而从年化平均价格来看,2021年1-10月份五大类钢材的平均价格较2020年的年平均价格也上涨了近40%。
图6:2020年1月-2021年(截至11月16日)中国国内市场五大类钢材与钢坯(Q235)价格走势情况 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五矿经研院
根据以上分析,2021年10月份以来的钢材价格下行行情,应该乐观理解成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社会资金抬高钢材价格后的风险被逐渐有效释放的过程,这种风险的释放减轻了未来一段时间,因较高钢价对下游行业成本抬高的威胁,对钢材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从数据对比和价格趋势上看,短期内的钢材价格上行缺乏实际支撑,而价格下行仍存在一定的惯性可能。
六、以铁矿石、焦炭为代表的原料价格下行但受消费总量支撑,目前价格短期内基本已下跌到位
2021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生铁7.34亿吨,按不变产量计算,年化生产产量约占全球生铁产量的65%左右。同时,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93348.4万吨,同比下降4.2%,但是累计进口金额却达到了1642.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6.4%。经计算的2021年1-10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累计平均单价达到了175.95美元/吨,同比增长79.8%。10月当月,我国进口铁矿石9160.6万吨,月均进口价格137.11美元/吨,月环比下降40美元/吨以上,但仍高于普氏价格指数108美元/吨的长期价格中枢线。
在严格限产的情况下,中国铁矿石进口数量有所收缩,但受制于中国长流程炼钢工艺对铁矿石的依赖,今年累计进口数量或仍将维持11亿吨左右的绝对数值。我国自2015年1月后形成的中国铁矿石进口(月度)“量价齐飞”的走势仍难改变。
图7: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国月度铁矿石进口数量、单价变化
单位:万吨、美元/吨
资料来源:五矿经研院
从长流程炼钢的原料成本上看,铁矿石和焦炭占据了铁水成本的绝对比例。从铁矿石价格走势上看,截至11月16日,普氏铁矿石价格目前再度跌至90美元/吨以下,较2021年5月间的历史高点233.1美元/吨,下跌超过61%。
目前看,普氏铁矿石价格已经跌破其自2008年进入市场以来的长期价格中枢。未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反弹的要求较大。同时,海外四大矿山对全球优质铁矿石的绝对垄断地位以及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绝对数量也对铁矿石价格形成较为“有力”的支撑。
另外,如果进口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行,将逐渐逼近中国铁矿石行业部分高成本矿山或新开产能的平均完全生产成本,甚至威胁国内铁矿石矿山的平均生产成本。国内铁矿石生产企业的成本要求,也对铁矿石进口价格也将发起一定程度支撑。
综合以上分析,铁矿石作为中国长流程钢铁生产最为主要的原料,未来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图8:2008年6月-2021年(截至11月16日)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单位:美元/吨
数据来源:五矿经研院
从另一炼钢主要原料品种焦炭价格来看,在国家稳定能源供应的要求下,全系列煤价经历了9月的疯狂行情后迅速下行。动力煤、焦煤、焦炭等相关商品的价格在政策压力下迅速下跌近60%。据市场不完全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炼焦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状态,联合保价的意愿非常强烈。从这一方面上讲,短期内焦炭价格再度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根据以上分析,以铁矿石和焦炭为代表的主要钢铁原料短期内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小,反而因前期价格迅速下跌而带来的反弹诉求较为强烈且几率较大。
钢铁后市展望
受“双碳”、“保供稳价”要求的影响,未来至少至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形势较为悲观。
随着冬季来临,中国北方主要地产、基建工地对钢材的需求将呈季节性减少,而房地产行业在国家政策要求下的阶段结构调整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我国国内钢材消费市场的走势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我国国内局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材的短期消费。在种种不利因素困扰的预期下,2022年的钢材表观消费量或将有所减弱,整体看很难高于2021年的水平。
同时,国家“双碳”政策将更加趋严,整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也将随之加快。而经济转型中面临的发展增速放缓的问题必将对我国钢铁行业等基础工业“稳供应、稳价格”的任务提出将更加迫切的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预计在多因素困扰情况下,预计未来至少至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钢铁全行业的形势均较为悲观,钢铁生产企业或在原料和消费端的双向挤压下负重前行。
资讯编辑:阿尔法
资讯监督/投诉:福克斯 021- 601005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