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会议纪要丨“石头剪刀布”之《千呼万唤》20230907

来源:找钢指数 2023年09月07日 18:21 专栏:大咖论坛
22e5fdf362584cfc8f9acefa196076e5.png
貔貅  某期货研究院纯碱与玻璃期货研究员
纯碱:
现货方面:随着库存越来越少,涨价成交也越来越多,现货依然比较坚挺。隆众口径,重碱价格区间在3100-3600,有价无货,轻碱价格区间在3200-3500。纯碱供应紧张、下游刚需且下游有利润,纯碱现货价格保持高位,利润也很高。
供应端:我们分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现有企业的产量,一部分是远兴、金山新投产的量和进口的量,即存量和增量。
存量:检修的扰动根据卓创口径的检修计划来分析,检修季在9月中旬结束。本周检修结束的厂家:五彩检修、盐湖检修。检修中的厂家:青海发投、江苏华昌、淮南德邦。降负荷的厂家:昆仑5成、金山9成、双环8-9成、晶昊9成。可以推测出来下周检修损失预计约2.7万吨,降负荷约3.3万吨,合计约6万吨左右。9月中旬以后,如果没有检修,那么合计的周损失量约3.6万吨左右。开工负荷将逐步提升。
增量:增量包括:远兴、金山和进口。远兴二线投料,传日产已经到了6000包左右,重质率60%左右,如果远兴的生产线能够维持住或者有提速,1周能产约4万吨以上,重碱约2.5万吨以上。金山这个月试车,算上调试的时间,9月份我们不给过多预期。进口,市场传的有2万吨-6万吨,跨度比较大,走一步看一步。
在检修季结束以前,补供需缺口对于增量要求比较高,在检修季结束以后,对于增量要求会比较低。9月中旬以后,如果没有其他检修扰动,增量很有可能将会大于存量的损失量。10月份计入金山和远兴其他产线之后产量将进一步提升。
库存:卓创口径,9月7日国内纯碱企业库存总量在10万吨,较8月31日库存减少18.2%,同比减少77%,其中重碱库存2.4万吨,较8月31日库存减少16.8%。本周纯碱厂家开工负荷率维持在低位,纯碱厂家订单充足,库存延续下降态势。在检修季结束以前,库存依然有下降的预期,不过当前厂家库存基本没办法再去了,是玻璃厂在被动的压缩库存。当下远兴投产顺利,去库斜率预计会在9月下旬放缓,但是当前玻璃厂原料库存也就7-8天,部分厂家库存更紧张,玻璃厂有补库的需求,所以9、10月份供需格局的重心虽然向宽松转移,但是低库存的局面预计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需求端:重碱:玻璃厂原料订单维持到9月下旬,有补库的意愿,但是当前没货。轻碱:轻碱下游开工有所提升,按需采购,由于供应偏紧,现货价格比较高。整体来看,9月份纯碱现货预计将维持偏紧格局。
估值:近月跟随现货。远月,纯碱在供应过剩时期的定价是成本+100~200元的水平,我们认为商品结构在供大于求之后向Contango倾斜。当前基差和价差过高,也要注意分辨市场情绪和风险。
不确定性:远兴的生产再次慢于预期、9月份有其他厂检修。仅供参考。
玻璃:
现货:整体以涨价为主,但是区域的价差在变化,近期呈现了先降后增的局面,后续建议继续关注产区和销区价差的变化。
供应端:供应提升,日熔量超过去年同期,累计同比-5%。依然有点火的预期在内,周内有两条线要复产,大约1300吨左右的日熔量。供应的压力不小。
需求:我们难以量化玻璃的需求,终端由于现金流的问题,刚需补库的故事讲了一年,但是今年有大概五轮补库了,虽然每一轮补库的时间和幅度都呈现了递减的趋势,不可否认的是在保交楼的政策背景下需求确实有好转。过去一段的产销、库存变化也能够和深加工订单天数匹配上。最近一轮的补库来看,宏观提振了地产的信心,如认房不认贷,降低首套房存量贷款利率,叠加金九银十的旺季预期,各地以涨促销,但是产销现在也有了拐头向下的趋势,部分存在抛盘面的情况,因为现货价格太高,部分贸易商也是观望为主。当前旺季预期在支撑,我们认为玻璃近端保交楼、远端房住不炒的格局没有变,再加上新开工推导竣工的预测来看,整体呈现近强远弱的格局。
库存:产区整体的库存低一些,销区整体的库存高一些。金九银十的旺季预期存在,但是贸易商和终端基本都补过一些,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由于区域价差拉的比较大,上半年产区外运的玻璃非常多。近期价差持续缩小之后又以消耗各个地区当地的库存为主。
利润:煤制气300+、石油焦500+、天然气200+。纯碱一直涨,但当前依然有利润。
估值:近月跟随现货,关注旺季预期的兑现情况。远月成本区间内震荡。仅供参考。
2ba6f5b7608b4022896495c313d1bc35.png
王云飞 海通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
今天关于铜的内容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两个方面:首先是行情,铜价短期和中期的走势以及我们判断的理由。第二块是供需的形势,目前精铜在平衡上处于什么阶段,未来的库存压力会不会进一步增加?
行情方面我们认为短期铜价震荡幅度逐步收窄,支撑上移,未来一个月时间内预计会尝试向上突破,而且比较有可能走出新高,相反大跌的可能性较低。
本轮铜价的回升始于8月中旬,其实不光是铜,有色金属整个板块甚至贵金属价格自8月中旬以来都出现明显回升,我们认为推动价格回升的因素主要是国内的经济预期不断改善。回顾8月行情我们看到的是铜价月初冲高后大幅走低,美铜受汇率影响走势非常弱,这块其实是受到国内地产企业债务问题发酵的影响,不然我们认为铜价当时不会回调这么多。相比之下,8月中下旬开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均较前期好转,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国内的经济预期改善,海外加息预期降温。
国内方面此前碧桂园的债务压力非常大,开始对政策形成了影响,房地产托底或者说支撑信心的政策不断出台,利率的下调以及认房不认贷等等,对预期的改善非常强烈,在经济数据没有实质性衰退的背景下,预期就是推涨大宗的最强助力。而从季节性上看,本轮政策的调整也正好赶上金九银十的旺季,进一步增加市场对于需求边际改善的预期。
另一方面,8月海外基本上也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数据上看,美国通胀降温、经济扩张放缓但衰退尚早,最重要的是从他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看,高利率的压力可能将逐步传导至市场。一方面8月非农18.7万仅管高于预期,但其显示经济并未处于扩张的状态,此外前值自18.7大幅下修至15.7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加,个人认为未来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已经很低了,尽管对加息预期的炒作未来可能会逐步转入衰退的通道,但短期市场处于转换之中,商品资产的压力无疑是减轻的。
因此综合短期的情况看,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政策的利好,价格也需要对预期有所反应,这是我们认为铜价近期易涨难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同样认为,近期的涨势可能会在未来一个月达到高峰,因为我们对于经济的长期判断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商品没有牛市基础,长期需求在全球高利率和存量债务巨大的背景下仍会趋向回落。
第二块我们说一下当前铜市场的供需情况。一方面铜价受到预期的影响,另一方面铜的供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预期。从截至本周的铜库存数据看目前供需情况还没有呈现旺季特征,库存甚至仍在走高。
从今年的铜产业情况看,尽管市场年初对于供需仍有较大的紧张预期,实际数据显示全球截至9月初的全球精铜供需较22年有比较明显的改善,7、8月海外的供需由大幅缺口转为平衡附近,目前9月库存走势依然疲软,国内社库和LME的库存都表现不佳,美铜虽然去库明显,但LME北美库存明显增加,总体看仍是小幅累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国内方面当然受到进口增加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前期地产对信心的影响可能还没有完全从需求端退坡,而通过加工费的变化以及我们的一些高频数据看,9月的产量预计也会保持高位,这是另一部分的原因。随着现在的政策变化,我们认为9月中下旬能否去库需要继续跟踪,目前看可能有些勉强。如果消费的旺季特征不明显,可能会影响短期铜价上方空间。
从趋势看我们觉得当前的消费有回落的趋势,如果未来国内的政策端不能进一步持续发力,铜的供需紧张状况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缓解,价格重心也将接近本轮经济周期的顶部。
ab55b4dd1b394776b2b4212aada8b4e4.png
徐光超  上海茜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矿石经理
铁矿1.钢厂库存底。2.汇率贬值,3. 铁水一直高位(表外需求好),4. 国外分流铁矿发运量,国外生铁产量提升(日韩印)5. 基差大
目前亚运会前夕以及国庆(虽然还比较远), 下游有一定的赶工期,同时,安全措施的提升,炸药的管控,也会影响资源的供应;
但是, 原料终究还是一个附属产品,还是要看成材的情况, 目前成材利润分化,部分品种利润堪忧,部分品种有利润,这样导致钢厂总体平衡下来,还不至于严重亏损现金流,钢厂生产仍旧有积极性,支撑铁水,支撑矿价, 但是也只是弱支撑。
从估值角度看, 已经涨了几个月了, 目前也不算低了, 同时钢材没有新的上涨预期,也限制了原料的涨幅,还是需要适当谨慎操作。
利好的方面,政策加持, 今年一直在推政策,后期慢慢体现在市场上。
交易方面,就是仓位控制,及时转向。
00113049f7aa46ada581c32ab9dc7a5e.png
曹 颖  国投安信期货黑色金属首席分析师
关于近期煤焦,尤其是焦煤期价表现异常强势的主要成因,个人认为最根本因素应该还是宏观层面利好层出的刺激政策。尤其是地产政策,全国各大城市全面认房不认贷,房贷利率的下调等,都对地产销售情绪起到了较为直接的利好刺激。而地产销售回暖的预期也进一步利好钢材的终端需求预期,从而使市场对于整个黑色金属产业链市场的观点有所改善。再结合下游高炉和焦炉产能的显著过剩格局,资本市场普遍较为看好炼焦煤等最上游的基本原材料价格趋势。此外,国内炼焦煤矿的确受到了煤矿事故频发的阶段性扰动,再叠加下游钢厂、焦化厂原料库存的持续低位运营给煤价提供了向上弹性。因此产业链上下游利好因素共振,综合形成了本轮双焦强势与煤炭股共振上涨的态势。
由于7月份以来,主产区煤矿事故频发,且不乏有较大型煤矿事故出现,导致炼焦煤整体供应在本该是生产旺季的时间段发生了较明显的减产动作。从汾渭能源的样本数据来看,上周样本焦煤矿周度产量已经连降三周至春节以来的低位水平,相较月初的降幅约为3%左右,且预计要保持这一水平至十月以后。因此虽然近期进口煤端,有蒙煤高通关量的支撑,进口供应有一定增量释放。但相较于国内煤矿端的减产,进口增量尚不足以完全弥补阶段性缺口。因此出现了当下这种情形,下游争相采购,煤矿快速跟随期价提涨100-200不等,成交有明显放大。当前钢厂的焦炭、焦煤的库存可用天数以及独立焦化厂的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仍都仍处于往年同期的低位水平,这是前期下游钢厂、焦化厂持续看空原料价格所累积形成的后果,也给煤价提供了较好的向上弹性。一旦铁水产量和焦炭产量像当前一样持续保持高位,而地产政策利好又导致市场对于高铁水产量的容忍度有所抬升,就容易导致煤价呈现出易涨难跌的格局。当然了,整体炼钢行业的利润水平的确处于盈亏平衡附近,这会对煤焦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形成压制作用。但归根究底,仍有待铁水整体发生切实的减产,才能彻底扭转本轮炉料的偏强势格局。
本轮炼焦煤期现货价格的上涨,期货呈现出升水格局,持续引领现货。目前测算下来,蒙煤的交割成本大约在1650左右,焦炭的交割成本大约在2350左右,煤焦升水的状态是较为少见的。虽然四季度存在煤炭冬储的刚需,但炼焦煤现货在下游炼钢、炼焦利润微薄的制约下,大涨的可持续性并不算强。当然了,在这样一个库存结构下,国内供应端扰动可能持续至十月后,焦煤价格也难有显著的回落行情了。结合上当前焦煤、焦炭期价基本全面升水,我们预计煤焦价格重心抬升,整体表现仍会强于钢材,但现阶段并不建议于此价位追高。
053667f519cf4e7587b8c72adf28b890.png
刘佳良  中粮期货黑色资深研究员
此前我对钢材的价格是比较乐观的,感觉原燃料涨一轮之后钢价也会补涨。到现在我也不觉得后面钢材会有很大的过剩压力。但是补涨的动力目前还有些不足。
钢价的逻辑可以分三个方面去看。首先是供给收缩的预期现在阶段性证伪了,产量平控现在基本上在市场上找不到声音了,铁水产量居高不下也用事实在说话。这条逻辑线上最受伤的人是看平控去多利润的,现在完全走成利润收缩倒逼减产的逻辑了。当下,我对于平控其实还是感觉有一点可能会推进,但大概率是以更温和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期待由平控主导一轮牛市是不太可能了。
其次从需求来看的话,已经到了建筑用钢环比改善的时间段,也就是旺季要来了。这时候容易出预期差,此前很多能够刺激用钢需求的政策到了阶段考试的时候。我感觉接下来需求达到的水平是能够及格的,但是市场总是希望它能够优秀。这几年大家总说旺季不旺,也有这个比较基准的问题。当下,我对需求是偏乐观的。五大材的库存水平还是不算高的,热卷可能压力大点,但工业用钢能保持的话也问题不大。从这条线来看,就是找价格节奏的问题了。如果钢价打下来很多,那年底再买一轮的机会更好了。
最后就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铁矿的价格已经到了相对高位了,有明显的高估。煤焦虽然最近涨得挺凶,还是没有铁矿所处的位置高。不过,没有平控的话,后面的负反馈也很难把铁矿和煤焦打太低,它们大概率还是贴着钢厂的盈亏线。也许可以试试空铁矿多煤焦,做个利润分配的转移。大方向上来看的话,我还是觉得不好空,就算平控推进了,短期原燃料可能还会吃利润式的跟涨。
7166d90b92ac40edbc4dab2b19537bf7.png
地产情绪略有好转,但新开工暂无期待
现实:
先看国家统计局截至7月底的地产数据:
新开工全年预计在9-10亿平,回到2007年的水平,比郁亮说的06年略好。
销售面积比21年下滑三分之一以上。
3e267b3ac898418fa9e7a281f265b02c.png
看30城销售情况,9月6号拉出来的数据:7日平均成交依然是同比下降20.4%。
4bf099e002e649ee9e7d3f4087b35c1e.png
数据整体很差
 
政策:
认房不认贷,北上已经全部落实
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4成)
存量房房贷调整,仅限于首套房,银行才是亲儿子,房住不炒。
2d41027346ab402f812bc2aee370048f.png
评价
2014年“930”新政和2021年至今所有政策之和对比一下。
1、贷清不认房>认房不认贷;
2、7-8.5折利率>大部分按照LPR执行
结论:2014年“930”新政>2021年至今所有政策之和,差异点主要是降息,降息恰恰是每轮救市最重要的点,价格决定需求。
38ef8ff987c046c09d268660e7390889.png
效果:
北京上海新房成交明显好转,二手房不如新房。其他城市情绪有所好转,但成交改善不明显。认房不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在北上释放的购买力最多。

能否带起来三四线城市?
比较难,环境不一样了。宏观经济环境、杠杆率、人口、城市化率、政策不到位,最重要的是房价预期变了。
三四线能翻番是上一轮的棚改货币化。
后期需观察一下核心城市放松后的虹吸效应。
观察一个月比较合适,市场已经没了疫情放松后的乐观情绪。

新开工会怎么样?
1、看销售能否好转?
2、房企是否有钱?监管更严,购房者对期房缺乏信任,房企回款更难
3、房企是否看好房价上涨
总结:不要有高期待,就不会失望。

后期会有好转么?
目前的地产下滑速度过大,23年销售将在10亿平左右,回到了中国合理的房产消费水平(但前期也透支了),大部分城市由于近两年供地急剧减少,且现在成交也不行,大概率会有反抽。
时间节点不好判断,24年应该可以看到地产企稳回升。
欢迎加我微信交流:dn20191226
9de9bb4a24ef4573b79c4dc4291c6b2b.png
核心观点(维持原判):日线向上中 高度由需求决定
具体节奏的把握,敬请关注【滔滔不绝 黑色日记】。
【石头剪刀布 输了不要哭】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规避风险第一,增厚利润第二。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策略是大家的,交易是自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愿大家都能: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人声鼎沸时。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ba6b45ddcda649c8814448e00f445e29.png
资讯编辑:卡罗拉
资讯监督/投诉:福克斯   021-60100399-681